10万亿化债资源助力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双赢
AI导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并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此举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激发经济活力,同时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决定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专项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自2024年起,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划拨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解债务,预计五年内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两项举措合计,将直接为地方化解债务提供10万亿元的资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轮增量财政政策将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指出,此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还能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与潜能。通过大规模债务置换,以低利率、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券替换高成本、短期限的地方隐性债务,预计五年内可节约约6000亿元的利息支出,这将极大减轻地方政府的历史债务负担,释放更多财力空间,助力地方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同时,此举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畅通地方政府资金链条,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
作为地方债务的主要债权人之一,商业银行在此轮债务置换中的影响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综合各方观点,新增的10万亿元化债资源在减轻地方偿债压力的同时,也将逐步化解商业银行涉政资产风险,有利于改善银行资产质量,缓解市场对于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暴露的担忧。然而,短期内,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资金到位后,可能会带来隐性债务对应的项目贷款提前偿还,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净增量减少,部分银行可能面临资产荒的压力。但长期来看,随着地方化债压力的减轻,将有力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实现更加良性的增长。
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期内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资金到位后,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贷款净增量减少的压力。但长期来看,随着地方化债压力的减轻,商业银行资产有望实现更加良性的增长。某城商行华北地区分行人士也表示,此次化债政策对地方及当地银行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减轻当地政府债务,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认为,化债政策的落地将对商业银行产生积极正面影响,有助于改善金融资产质量,降低部分银行潜在的地方债不良风险,同时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
中金公司分析员林英奇指出,本轮债务置换虽然可能小幅降低银行的利息收入,但能够显著降低相关敞口的长期风险。通过改善资产质量、减少信用成本的方式,能够基本对冲净息差下降的影响,并节约资本消耗。从机构调研情况来看,海通国际近期调研了多家银行,发现银行普遍认为化债对其影响不大。即使有影响的银行也表示,净息差影响仅2BP(基点),或者化债高峰期已过。海通国际研报还指出,在总体化债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将优先以低利率置换信用风险高的部分,这既减少了减值损失,又在信贷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保留了高质量的利息收入,对资产质量和净息差两方面都形成了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