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多数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下调社零增长目标,但仍将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首要任务。地方政府推出多项专项行动,通过增收减负等措施挖掘消费潜力。分析指出,目标下调体现务实态度,但政策落实力度不减。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有待提升,多地提出增收提振消费策略。

  记者王珍

  2025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揭示,多数省份设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目标在5%-6%区间,虽略低于上年目标,但远超2024年实际增速,显示消费提振决心。地方政府普遍将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推出多项专项行动,通过增收减负等措施挖掘消费潜力。

  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当前,25个省份已公布2024年及2025年社零增速目标,多数省份下调目标,仅海南等个别省份上调。分析师指出,地方政府下调社零增长目标,体现务实态度,但政策落实力度不减。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界面新闻制图)

  长江证券分析师于博认为,增速目标下调非主观能动性减弱,而是质量优先的战略调整。同时,地方政府积极落实政策,超半数省市推出比商务部更长的补贴目录。

  地域方面,东北、西北地区省份下调目标幅度较大,甘肃省下调幅度最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辽宁省亦面临高质量发展难题,消费乏力。海南省则提出10%以上增长目标,积极创建高A级旅游景区,提升入境游客人数。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待提升

  2024年,全国社零总额增长3.5%,略高于前两年平均增速。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市场需求改善,但地方实际表现疲软,多数省份未完成年初目标,消费贡献有待提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受房价下跌影响,消费增速更低。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界面新闻制图)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去年多数省份未完成目标,导致2025年目标下调,反映消费恢复压力大。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走弱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

  毕马威中国表示,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拖累消费支出,消费倾向回落,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待修复。然而,西藏、中部四省等地展现出强劲消费增长势头,得益于旅游市场活跃及扩内需政策推进。

  多地提出增收提振消费策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任务。地方两会亦强调消费,提出增收减负等措施提升消费潜力。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提出具体增收措施,增强消费能力。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收入分配问题,根本解决方案是增加居民收入。国务院常务会亦部署促进消费工作,包括支持居民增收、推动大宗消费升级等。

  伍超明预计,在提振消费政策作用下,今年居民收入有望稳中有升,社零恢复存在支撑。毕马威中国认为,下一阶段消费政策将持续扩容,居民消费能力、意愿将进一步提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