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包括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选择赛道等。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迅猛增长、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训练等案例,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生动写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适应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必然选择。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导向,为中国经济向新而行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立足基础、统筹谋划,巩固强化传统动能,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迅猛增长,就是这一战略导向的生动写照。依托汽车产业的强力支撑,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壮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也是占据竞争制高点、塑造新优势的关键。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100多台人形机器人正在不同场景下训练,为尽快推动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形成先发优势。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同样需要加大力度。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占比超80%,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基本盘。通过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功夫。近期,我国在固态锂电池、核聚变实验装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因地制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要立足实际选择适合的赛道,做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双轮驱动。例如,黑龙江依托冰雪资源、立足装备制造基础,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只有把握好产业规律、创新规律、发展规律,才能更好推动新旧接续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充沛的动力。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