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社会民生投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AI导读:
从国民经济循环视角看,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各地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如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启动重大民生项目。投资既是当前需求也是未来供给,需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支出结构。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是投资重点,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从国民经济循环的视角来看,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有效投资不仅能够扩大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还能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增长。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则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扩大投资的内在动力。
今年,各地在工作部署中都将加大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政策方向。例如,北京市在2025年的“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中,对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的投资额度最高,达到了1399亿元。上海浦东新区则启动了一批总投资约648亿元的重大民生项目,涵盖了市政交通、生态环境、住房保障、城市更新、教育托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山东省也集中开工了1006个项目,其中社会民生保障项目有116个,总投资额高达1417亿元。
投资既是当前的经济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来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时,明确提出要提高投资效益。过去,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存在粗放扩张的问题。如今,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更加注重提高综合效益。特别是需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支出结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的领域。
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镇化是投资的重要领域。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住房改造等不仅可以提升居住品质、改善城市面貌,还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需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解决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新增消费需求。
此外,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投资,也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顺应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的发展趋势,加大对“人”这一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的投资,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与持久动力。
从国民经济循环的视角再次强调,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容忽视。有效投资能够扩大供给、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进而推动消费增长。而消费需求的提升,又能够激发企业投资的动力。近期,国务院提出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供给水平,特别是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重点问题,加快解决服务方面的短板。这再次证明,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