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4日,国新办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举行发布会。中央财办副主任表示,农产品市场价格趋稳,一号文件从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促进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保护农民积极性,强化贸易与生产协调,助力农村经济新发展。

  【大河财立方消息】2月24日,国新办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关注农业政策动态,助力农村经济新发展。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指出,近期农产品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市场预期向好。一号文件从生产、消费、贸易等多维度出发,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回升,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价格层面,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在河南、江苏等地启动稻谷托市收购,加强小麦、玉米收储,促进大豆销售转化,确保市场价格稳定,避免农民卖粮难。补贴方面,持续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鼓励地方探索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保险层面,减轻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负担,扩大稻谷、小麦等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从自然风险防范向市场风险防范延伸。此外,为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将扩大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范围,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真金白银”支持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

  促进产销紧密衔接:着力打通市场需求“最后一公里”,消除产销障碍,稳定市场预期、价格及供需。针对奶牛养殖困境,明确要求执行灭菌乳标准,促进鲜奶消费,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一体化发展,推动生鲜乳就地加工。同时,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加强产能监测调控,确保产业稳健前行。

  强化贸易与生产协同: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进口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弥补供需缺口的关键。但需谨慎控制进口节奏,避免冲击国内产业。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保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合理,稳定市场供需,保护农民利益。当前,相关部门正采取措施助力肉牛、奶牛等行业脱困,随着政策效应显现,生产经营状况有望逐步改善。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