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发布报告显示,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连续20年领先全国,形成多元化优势集群,文化出海成绩显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增长极。

在全球化浪潮中,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地区综合实力的关键标尺。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盛大举行。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揭示,广东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产业、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规模已蝉联全国榜首20载。

广东不仅文化产业规模庞大,更形成了涵盖影视、游戏、动漫、音乐、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在内的多元化优势集群。在各大企业的强力推动下,2023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突破2.2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首位。

广东文化产业何以独占鳌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得益于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及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共同铸就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制造业与金融双轮驱动

尽管在文化资源先天条件上并不突出,但广东文化产业凭借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已发展至庞大规模。报告指出,2023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超2.2万亿元,其中核心领域营收超1.3万亿元,增长率超10%。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5%,连续20年领跑全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营收构成看,文化制造业营收占据整体营收近半壁江山。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广东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支撑,更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专有设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例如,广东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占全国八成,智能家电、无人机工业设计能力接近世界顶尖水平;广州游戏机产品占全球20%市场份额;东莞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深圳规上文化企业营收破万亿元,占全国比重8.5%。

此外,广东作为科技大省,文化产业另一大优势在于技术迭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凭借庞大规模和持续增长动力,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文化产业加速融合,推动文化产业边界不断拓宽。2023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5年内增长近6倍,多领域互动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如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构建全栈式AI交互技术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数字信息处理与交互等技术同制造业优势相融合,将催生新的磅礴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虚拟偶像、表演艺术家,参与博物馆、演唱会等文化场景。

文化出海扬帆起航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出海成为重要趋势。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自然成为文化产业出口的理想港湾。数据显示,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占全国近四成,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出口格局。其中,游戏产业出海成绩尤为亮眼。

以广州为例,2023年广州网络游戏出口营收达215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三。广州游戏出口强劲得益于众多知名企业汇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广州拥有3000多家游戏企业,其中上市公司15家,行业机构百强榜上榜企业28家,数量全国第一。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网易、三七互娱、中旭未来、四三九九、库洛游戏等,共同打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等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

企业数量众多是文化出海的一大优势,但更为关键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强大的金融投资吸引力。大湾区内香港、深圳、广州三大亚洲乃至世界级金融中心,以及港交所与深交所两大交易所,金融资本体量大、活跃度高,为文化产业投融资提供坚实支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优势在于成熟且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融资主体,以及作为文化创新桥头堡,汇聚大量内地与港澳优质人才,吸引文化科技企业落户。

多家文化企业已在海外取得显著成绩。如广东咏声动漫自2008年开始出海,形成“IP内容+全产业”运营的出海模式,原创动漫作品猪猪侠、百变校巴等发行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如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Steam平台销售额超10亿美元,带动英译版《西游记》海外销量增长,拉动英美等四国销量增长35%。

当前,文化产业出海仍在继续。面对文化差异、市场需求及国际品牌竞争等挑战,如何精准捕捉目标受众需求点,发掘市场机遇,在全球化竞争中稳固立足,将是长期需要应对的关键问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