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将推动增长模式转型
AI导读: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扩大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未来在促进消费方面,需要更多地发挥政策合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挖掘消费潜力。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时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成功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自去年9月下旬起,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增强了社会信心,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
潘功胜还透露,中国政府下一步将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扩大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近期,潘功胜多次提及“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在今年1月的亚洲金融论坛上,他强调要“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并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将从过去的侧重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近期官方表态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不断优化调整,逐步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的方向转变。
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民生保障。只有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敢于消费,从而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专家指出,未来在促进消费方面,需要更多地发挥政策合力。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具有不增加居民负债、支持面广、撬动效果好等优势,同时,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养老育幼等政策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提振消费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包括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优化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等;二是挖掘消费潜力,应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培育如“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热点。此外,还需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确保消费维权渠道畅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