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提振消费信心
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五大行动提振消费信心。方案提出加强质量建设、改善服务品质、创造消费场景、加强食品监管、提升维权效能等具体措施,以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旨在通过五大行动——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全面提振消费信心。
《方案》明确目标,至2027年,系统治理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商品、服务质量将显著提升,消费风险明显降低,消费纠纷源头治理效果显著,经营者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全国消费环境将明显优化。
促进汽车家电消费升级
为提升实物消费质量,《方案》提出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等领域的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
同时,《方案》鼓励家政、美容美发等第三方平台完善消费者评价机制,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物流建设,以改善服务消费品质。
《方案》还强调,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积极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
加强重点食品监管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方案》要求加强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的监管,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查处食品领域违法行为。
同时,聚焦网购快递、电信等行业,强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打击流量造假、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
此外,《方案》提出加强消费市场反垄断执法,打击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为提升消费者维权效能,《方案》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推动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引导其加入在线解决机制,到2027年,发展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150万家以上。
深化国际合作
《方案》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形成消费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同时,鼓励地方为经营者先行赔付提供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消费类信贷投入。
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方案》指出,要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拓展消费者保护合作,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规则,引领国内消费环境升级,打通入境人员消费堵点。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