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未来将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失信惩戒,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民营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高质量发展备受瞩目。

  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出强烈信号,旨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据悉,未来将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助力民营经济。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确保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失信惩戒,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新春伊始,从央视春晚的人形机器人到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频现,展示了其蓬勃的创新活力。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市场,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高质量发展备受瞩目。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民营经济31条”、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等,以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且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同样高达92%以上。2024年,民间项目投资增长显著,特别是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迅速。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隐性壁垒、产权保护不充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国家将继续出台利好政策,破除市场准入障碍,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核电项目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关键领域,一直由央企控股。但去年,国务院核准了五个核电项目引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这标志着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心。此外,电力、电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竞争性业务放开也取得了突破。

  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同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细化实化举措,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此外,还将通过推介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等方式,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提请审议,相关部门正积极准备出台实施。同时,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防止违规执法,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表示:“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推进,预计2025年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家信心都将有所提升。”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