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迈入3.0现货时代,市场化改革引发行业变革
AI导读:
新能源行业已迈入3.0现货市场交易时代,面临市场化阵痛。国家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政策,预示新一轮淘汰和洗牌。智能化成为解决新能源装机迅猛但消纳形势严峻的关键,新能源与AI协同发展将形成多个10万亿级大产业。
从1.0补贴时代、2.0平价时代发展到目前的3.0现货市场交易时代,新能源行业已迎来巨大变革。安全、稳定和数智化,又快又好已成为新能源行业新的发展目标。去年,新能源装机量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规模,储能装机亦保持高速发展。展望未来,装机量增长的同时,提高绿电消纳成为行业共同挑战。2025年,国家发布了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的政策,预示着新一轮淘汰和洗牌的开始。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张晓斌表示,新政施行后,项目电价将进行竞价,例如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将同台竞价。
面临市场化阵痛,新能源行业正逐步从规模商业化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化导向。历经多年,我国新能源行业已迈入新时代。国家政策正推进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去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太阳能、风电行业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则引发了业内震动。该政策规定,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电价和保障性收购模式。
海尔新能源生态大会上,海尔集团解居志指出,新政策下,行业各环节反应不同。上游面临价格战、技术战和迭代战;中游抢备案、抢并网,担心业务不长久;下游则担忧投资回报期延长。然而,新能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已超火电。欧阳明高院士预测,2030年新能源技术革命将爆发,风光装机量将超30亿千瓦,发电量占发电量的35%左右。
面对新能源装机迅猛但消纳形势严峻的局面,智能化成为解决市场痛点的关键。清华大学吴文传教授提到,能源互联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能降本增效,河南省实施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预计每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2亿元—17.6亿元。海尔新能源季晓健认为,单一光伏方案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能源与AI人工智能可实现协同发展,形成包括新能源基础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5个10万亿级大产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