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高达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金融总量稳步增长,信贷需求加速释放,M2增长预期加快。

人民银行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高达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时,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为年初经济的平稳开局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

要点速览

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增长显著。

1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519亿元。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06万亿元,同比增幅明显。

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1月末,M2同比增长7%,M1同比增长0.4%。

金融总量稳步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1月贷款新增5.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增量同比多增5833亿元,金融数据迎来“开门红”。

市场专家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在8%的较快水平,得益于表内贷款较快增长和政府债发行提速的双重支撑。

有银行人士指出,1月信贷数据较好受春节因素影响,对于下个月数据,届时合并观察更为合理。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将不断增强,金融总量将保持合理增长。

信贷需求加速释放

贷款规模合理增长背后,是信贷需求的加速释放。

西部地区某国有大行分行反映,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尽早启动,带动基础设施贷款较快增长。春节期间,全国文旅消费热度高,消费相关信贷需求也在释放。

居民住房贷款需求企稳回升,1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住房贷款需求回暖提供支撑。

信贷结构亮点频现,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M2增长预期加快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0.4%。

政府债发行提速,1月净融资近7000亿元,未来M2增长有望加快。

此次公布的M1数据采用新修订的统计口径,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有助于缓解春节前存款“跷跷板”效应。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