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我国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达7.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消费信贷需求将持续释放。

  开年首月,我国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达7.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展现经济持续回升的强劲信号,释放诸多亮点。

  金融总量稳步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社融增量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为年初经济平稳开局提供金融支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础设施贷款较快增长,带动重大项目尽早启动。

  政府债券发行推进,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高位。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同比多3986亿元。M2余额同比增长7%,M1余额同比增长0.4%,“剪刀差”收窄,经济向好。

  信贷结构亮点纷呈

  1月份,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主要得益于中长期贷款增长,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同比多增1519亿元,居民住房贷款需求企稳回升。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全国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0城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

  企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占比超七成。

  图为1月7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操作数控机床。

  多家银行表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融资需求上升。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激发有效信贷需求

  融资成本是关注重点。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均比上年同期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强调,将强化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机制,提升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消费信贷需求将持续释放。

  专家认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延续,将对经济持续回升发挥积极作用。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加大对科技创新、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