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物流总额达到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多项政策助力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供需协同性增强,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展望2025年,物流行业具备长期向好的发展条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彰显出国内财经的稳健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胡焓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现代物流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完善流通体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多部门协同发力,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助企纾困举措落地见效,有效提振物流需求,进一步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随着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品如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的物流量增速超过15%,智能产品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物流量也大幅增长,成为工业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同时,数字智慧环境升级,消费新场景拓展,助力民生消费物流潜能释放。去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带动快递业务量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聚焦铁路货运、公路货运、物流信息数据等重点领域,加快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促进公路货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优化城市货运网络,推进物流信息开放互联共享,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注入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出物流效率的提升。各环节物流费用比率均有所下降,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均有所降低。

  胡焓分析认为,去年物流供需协同性增强,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保障。物流实物量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物流活跃性良好,全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维持5%以上,均高于同期GDP增长。

  现代物流不仅是市场供需对接和实体商品流通的基础,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物流相关法人单位超过90万个,个体经营户超过81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500万人,其中新业态领域从业人员增长迅速。

  去年我国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物流结构持续优化。高效运输方式恢复较快,占比提高;协同运输方式发展良好,联运衔接紧密;水运效能提升,长距离运输公转水稳步推进;供应链体系逐步建立,协同推动全链条降本。

  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基础稳固,物流具备长期向好的发展条件,物流企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趋势将延续。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