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欧盟拟效仿美国,推动证券结算周期革新,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建议2027年底前将证券交易的结算时间从T+2缩短至T+1,旨在提升交易后流程的效率和弹性,降低风险,增强欧盟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拟效仿美国,推动证券结算周期革新!

当地时间11月18日,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发布了最终报告,评估了缩短欧盟(EU)证券交易结算周期的可行性。报告建议,欧盟应在2027年底前将证券交易的结算时间从当前的T+2缩短至T+1,以进一步提升交易后流程的效率和弹性。

ESMA指出,实施T+1结算不仅能降低流动性风险,还能增强欧盟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使其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实践保持一致。今年5月,美国和加拿大已率先将股票交易的结算周期调整为T+1,而英国也计划在2027年底前实现这一转变。

根据ESMA的评估,转向T+1结算将有助于提高欧盟结算效率,促进市场一体化和储蓄与投资联盟目标的实现。该机构呼吁所有相关工具同时迁移到T+1,并计划在2027年第4季度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ESMA将继续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合作,解决T+1治理问题,并推动金融系统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实现协调、标准化和现代化。

报告还指出,欧盟资本市场等交易和交易后环境的复杂性意味着该项目将需要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为此,ESMA将继续修订结算效率规则,并与相关机构合作解决法律确定性问题,以促进交易后流程的必要改进。

在成本和收益的量化方面,ESMA评估认为,T+1结算将降低风险、节省利润,并减少因与全球其他主要司法管辖区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然而,这一变化也将带来一些挑战,包括修订《中央证券存管条例》(CSDR)和结算纪律框架等。

此前,欧洲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曾敦促布鲁塞尔方面就缩短欧盟股票和债券交易的结算周期做出公开承诺。目前,美国和英国都在推进各自的市场现代化计划,而欧盟也在此背景下提出了T+1结算的提案。

分析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结算周期的有效性日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T+1结算将促进市场全过程的数字化,加快资金流动,尤其在高频交易和机构投资方面更为明显。此外,采用T+1结算还能降低交易对手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并创造更稳定的市场环境。

以美国为例,自5月28日起实施T+1结算后,约95%的交易在交易日当天得到确认,结算“失败率”仅为2%,清算基金的保证金每天下降30亿美元。这些结果展示了更短的结算周期如何创造一个更高效、更有弹性的市场。

综上所述,欧盟拟缩短证券结算周期至T+1的举措旨在提升交易后流程的效率和弹性,降低风险,并增强欧盟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这一变革将促进市场一体化和储蓄与投资联盟目标的实现,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更高效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