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GDP占比广东近八成,香港GDP预估同比上升2.5%。广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多项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举措。2025年,各地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投资成为稳增长重要方向。

近日,广东21个地市2024年经济数据悉数公布,大湾区内地9市继续为广东经济挑大梁。2024年,广东GDP达14万亿元,其中9个城市GDP占比近八成,总量达到115365.1458亿元。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香港2024年GDP预估同比上升2.5%,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有望再创新高。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已达1.99万亿美元,超越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比肩东京湾区。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置于首要位置,提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快规划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并推动实现多项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举措。

广东也将推进多个新区和生态智慧区建设,以拓展多形式跨区域产业合作。

工业、外贸成为广东经济双引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大万亿级城市持续领跑。深圳以36801.87亿元GDP稳居全国第三,实现4个“万亿”目标。其他城市如广州、惠州、中山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新突破。

从增速看,9市中有5个城市GDP增速高于或持平于全省3.5%的水平,深圳以5.8%的增速领跑。这些城市的亮眼成绩得益于工业和进出口的双重支撑。

然而,一些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出现挑战,广州、佛山、肇庆GDP增速放缓,凸显传统产业对经济的制约,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支柱。

大湾区城市外向型发展特点突出,外贸不确定性为经济增长带来挑战。东莞提出通过多种举措稳定传统市场并拓展新市场。

固定资产投资收缩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除深圳、广州外,其余6市固定资产投资均同比收缩。工业投资逐渐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动力。

2025年,各地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投资继续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方向。广州、东莞、江门等城市陆续公布了关于2025年的经济预期目标和工作部署。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