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通过优化旅游供给、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安全保障、扩大开放合作及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等措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旅游强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旅游业的重要任务是围绕建设旅游强国的目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默认图片占位,原HTML中无具体图片链接)

  以更高质量的旅游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前,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要从产品供给、公共服务、休假制度等方面加以推动。一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拓展旅游空间、丰富旅游载体并提升旅游品质;持续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旅游目的地。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整合新的供给要素,促进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需求有效对接;持续推进旅游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是优化休假制度安排,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并对法定节假日等制度进行系统优化,解决出游时间过于集中的问题。

  以更有效率的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业集约增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大量投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从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着力。一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将增长方式转向创新驱动型、集约型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建立旅游创新体系,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形成鼓励创新的整体氛围。三是完善旅游制度体系,建立重视效率的旅游统计体系、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以更加现代的产业体系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要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一是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二是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全面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深化相关产业融合,拓宽融合路径。四是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以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推动旅游业绿色发展。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技术应用。一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教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完善生态制度建设,制定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条例及配套标准和认证体系。三是加强生态技术应用,推动绿色生态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

  以更加安全的保障体系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一是提高对旅游安全的认识,及时跟踪、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二是完善旅游安全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评估与预测机制。三是加强旅游安全合作,在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中加强旅游安全合作。

  以更加开放的合作体系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家外交和对外开放合作中的纽带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一是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等为重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建立双边和多边旅游常态化合作机制。

  以更具魅力的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国家形象。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展入境旅游,不仅能够让境外民众亲身体验中国,而且能够通过他们的传播,使国际民众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为此,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重视入境旅游的战略意义,通过发展入境旅游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二是制定入境旅游振兴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及职责。三是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解决入境游客面临的问题。四是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模式,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