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财政形势审慎乐观,积极财政政策力保收支平衡
AI导读:
2025年,26个省份公布的预算草案报告显示,对全年财政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强调财政收支“紧平衡”。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保障民生、扩大内需。各地政府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扩大财源,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截至2月12日,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各省份设定的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速均不高于去年预期水平,表明对全年财政形势的预期持谨慎乐观态度,强调今年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更突出。不过,考虑到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各地均安排了更大的预算支出规模。(图片为示意,具体数据请查阅官方发布)
为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不仅将积极争取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额度,还将采取扩大财源、加大预算统筹和存量资产盘活力度等,以更大力度对内挖潜,增加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多措并举保障民生,进一步支持居民增收、扩大内需、区域发展。
地方谨慎研判财政形势。2025年,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的发展动能,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经济运行有望继续稳中向好,为财政平稳运行打牢坚实基础。各地政府在研判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时,普遍认为经济回升向好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但体现到财政收入增长还需要时间。
在26个已披露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的省份中,14个省份研判今年财政收入将延续紧平衡。受有效需求偏弱、刚性支出增长、国内外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将更突出。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王天琦近日作《关于江苏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表示,2025年,经济回升向好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防风险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仍然较大,财政运行压力超出上年。
但也要看到,助推财政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20个省份对于财政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
预算收入更保守支出力度有保障。过去一年,受需求不足、PPI负增长、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增长1.3%。在已公布预算草案报告的24个省份中,仅有8个省份完成2024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
对于今年的财政收支,各地基于收支“紧平衡”预期,在预算安排上更趋保守。目前,26个省份安排的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速平均值为3.5%,明显低于去年5.9%的平均增速水平。
在多地的预算草案报告中,财政预算收入并未纳入尚未下达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上年未使用的结转资金、地方举借的一般债务等资金,地方实际可筹集的预算收入明显高于前期的预期规模,预算支出规模将明显增大。
挖潜增收地方着力稳税源扩财源。在财政收支延续“紧平衡”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已成为各地2025年财政工作的部署重点。考虑到财政部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已成为多地共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关键词:财政形势,预算草案,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