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新趋势:制度化与系统化发展
AI导读:
自《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发布以来,多家公司积极响应并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日趋系统化,注重内在价值提升和信息披露透明度。未来,市值管理工作将更加制度化与系统化,上市公司需坚持长期价值导向。
自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市值管理指引》)以来,多家公司积极响应,发布并实施市值管理制度。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11日,已有5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其中,近七成公司总市值在100亿元以上,近六成公司属于民营企业。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认知,实现市值最大化。未来,随着市场成熟和投资者结构优化,价值投资理念将更广泛认同,市值管理将更注重内在价值提升;同时,监管机构对市值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将更严格,信息披露将更透明,公司治理更规范。
市值管理日趋系统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直是监管部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市值管理指引》作出具体规定,市场积极响应,上市公司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加强市值管理,或制定颁布市值管理制度。其中,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民营企业市值管理积极性也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多地纷纷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地区建设重要举措。谈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趋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在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市值管理工作将更加制度化与系统化。
从已披露的市值管理制度来看,上市公司正围绕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传播三个维度,丰富市值管理手段。在价值创造环节,部分公司锚定核心业务拓展;在价值实现环节,一些公司强调资本运作重要性;在价值传播环节,相关公司计划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传递公司价值。
董忠云认为,提升公司内在价值是市值管理的根本,包括增强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成长性等。田利辉指出,部分公司侧重短期题材炒作,忽视长期价值建设;战略运营失衡,忽视主业竞争力提升。为避免市值管理沦为“股价管理”,上市公司需坚持长期价值导向,及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