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旨在增强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核心目标,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完善物流、商贸流通体系,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旨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图片链接已省略,保留原始HTML代码结构)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体现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利于商品服务顺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循环;利于打破产业壁垒、促进产业转型与协同;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

社会物流成本非直接成本,而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物流活动的费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需在质量升级、效率提高上下功夫,聚焦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创新引领等,创造降本空间。需把降成本作为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实施专项行动,发展新技术新业态,精准施策,优化环境。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降成本的核心目标。我国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快,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1%,降至最低水平。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需把握趋势,完善物流、商贸流通体系,降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体系;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培育新模式;完善商贸流通体系,适应消费升级,优化城乡物流设施,构建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