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公司费率优惠大战持续升级,专家提醒需平衡降费与可持续发展
AI导读:
理财市场掀起费率优惠风暴,多家理财公司加入费率优惠行列。专家指出,中小理财公司需平衡降费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来保持长期竞争力。
近日,理财市场掀起了一场费率优惠的风暴,参与费率优惠的理财公司队列持续扩容。11月22日,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民生理财、宁银理财等6家理财公司纷纷宣布对部分理财产品施行优惠费率,甚至有个别银行推出了阶段性“0”费率的举措。
这股费率大战的浪潮,已不再局限于股份行和国有大行背景的理财公司,而是迅速蔓延至多家中小理财公司。本周内,包括苏银理财、宁银理财、渝农商理财在内的多家城商行、农商行背景的理财公司也相继加入费率优惠的行列。
理财公司集体降费,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内无疑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活跃度。然而,也有专家指出,中小银行背景的理财公司在这场费率大战中更多是被动“卷入”,长时间大幅度调降费率的空间相对有限。
具体来看,11月22日,招银理财宣布对其招赢日日金21号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施行阶段性费率优惠,固定投资管理费从年化0.2%降至0.01%。同日,兴银理财也下调了添利天天利3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销售服务费。宁银理财更是一口气宣布5款理财产品加入费率优惠阵营,多款产品的费率降至“0”水平。
此外,本周内苏银理财、渝农商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费率优惠措施。其中,部分中小理财公司更是宣布新产品的产品管理费用将直接挂钩业务比较基准,“不达业基不收管理费”。
对于理财行业“现象级”降费潮,业内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受到债市波动增加、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转弱以及年末资金流出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然而,也有专家对中小理财公司加入费率大战的现象表示担忧,认为其更多是在国有、股份等全国性理财公司降费后被动调降产品费率,希望以更大的优惠力度来提升其产品吸引力。
尽管费率优惠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投资者,但专家也指出,长期维持在低费率并不利于公司的盈利增长和结构优化。因此,理财公司应当在降费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来保持长期竞争力。未来,理财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投研驱动等方式提升产品吸引力,同时也可获取更高浮动管理费,促进公司盈利水平增长。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