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谋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预计投资600亿元,加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宁波舟山港等重大项目助力,深远海养殖成为新增长点,预计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50亿元。

今年,浙江省将谋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建设,全年预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按照整体规划,2031年佛渡港口650万标箱吞吐能力将建成释放。在今年初召开的浙江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投资管理处副处长闫书锋表示,目前浙江宁波、舟山等地相继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局,聚合集成资源力量,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浙江301个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过2000亿元,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900万标箱,渔业一产产值超过980亿元,渔船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双下降’,各项重点目标任务顺利达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看,近年来浙江在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船舶与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一批企业积极拓展海洋业务,为现代制造业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宁波正在积极谋划推进深远海风电母港宁波片区、海上能源岛等重大项目建设。

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峰表示,公司通过持续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并突破了高端海缆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夏峰建议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在宁波开展海上能源岛示范试点,加快构建海上综合能源体系,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的延链补链,布局建设千亿级现代海洋能源产业集群。

此外,夏峰还建议宁波布局建设高能级海洋科创平台载体,搭建多种应用场景,探索成立‘海洋+’创新场景实践中心,加速海洋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商业化应用。同时,继续支持海洋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鼓励链主企业积极参与海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卡脖子’海洋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

今年1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印发《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建成20个深远海大型养殖渔场,建设5个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深远海养殖产量达到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达250亿元。

在港航服务业方面,2024年10月国家批复了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及全国首个大宗商品枢纽建设方案,预计将带来1700亿元的强港投资。浙江将借此机遇加快打造5大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和煤、矿、油等3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

财经评论员徐浩平指出,浙江海洋渔船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不仅为本地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下一步,浙江将着力聚合集成优势资源,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聚焦实现高能级开放,以宁波舟山港总规批复为契机,加快港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一流强港改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