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758项新职业教育标准,强化实践与数字化教学
AI导读:
教育部发布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434个专业的52.9%,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要求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并推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月1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共758项,覆盖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1434个专业的52.9%。新标准系统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教学要求,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促进专业教学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并推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同时,新标准为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自主设置课程、开展人才培养留出了空间。
新标准包含概述、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入学基本要求等11个方面要素,覆盖10.1万余个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82.1%。其中,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标准52项,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标准292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标准414项。
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于2021年7月启动新标准的修(制)订工作,以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行业企业新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
新标准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并强化了对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培养,要求中职、高职专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职业本科不少于60%。
在职业本科学生取得学位方面,新标准提出将工艺改进、产品(服务)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创作)的重要内容,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此外,新标准提出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要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职业学校认真执行新标准,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