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汕头GDP增速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垫底,2024年GDP同比增长仅0.02%,工业增长乏力是主要原因。汕头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但新兴产业占比低,需加大区域协同和产业重构力度,寻找出路。

汕头GDP增速广东垫底,工业增长乏力成主因作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汕头GDP曾领跑深圳、珠海和厦门,但如今已不及深圳的十分之一,与其他经济特区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其2024年的GDP增速更是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位列倒数第一。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汕头GDP为3167.97亿元,同比增长0.02%。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8%,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不理想。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1981年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后,汕头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支柱产业。但2024年,汕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95.03亿元,同比下降23.5%,经济发展几乎原地踏步。

汕头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但实际上工业增加值主要靠新材料和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占比低,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表示,汕头产业结构升级慢,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最初引进的部分出口导向产业。相对于珠三角城市,汕头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明显不足。

汕头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汕头减产面达40.8%,产销率仅90.4%。同时,建筑业产值同步低迷,家电家居类消费乏力。

此外,2024年汕头市进出口同比下降12%,外贸企业承压前行。但汕头正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24.2%,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有观点认为,汕头经济想要更上一个台阶,需突破“特区”标签的历史包袱,在区域协同和产业重构中寻找出路。2023年发布的《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汕潮揭都市圈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旨在加强产业和文化合作。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