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新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升
AI导读:
全国各地不断推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上升,显示中小企业发展预期向好,但资金状况有所收紧,需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开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释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暖意,持续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中小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开年以来,国内中小企业预期基本稳定,发展信心较强。
各地纷纷推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中小企业好,地区经济才会好。各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方面,主要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平等对待各类企业、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给予财政奖励与补贴、强化金融支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项目等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各地纷纷提出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小巨人”企业。北京市委书记在调研走访中小微企业并主持召开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充分用好北京创新资源和政策优势,在硬科技上下足功夫,形成更多“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广东省“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壮大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让各具神态的“企业之树”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广东省正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安徽省在“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聚焦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安徽省提出,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健全“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指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各地“新春第一会”普遍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推动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等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上升。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较去年12月上升0.1点。其中,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均为6升2降,分区域指数3升1平。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预期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改善,但中小企业资金状况小幅收紧,需因时因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