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多地金融监管局召开会议部署工作,防风险被放在首位,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债务等受关注。同时,各地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动作频频,消费者保护也成为重要工作落点。

2月10日,重庆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重庆银行保险业运行情况通报会,提出2025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包括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重庆外,近日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金融监管局召开监管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在防风险方面着墨颇多。同时,浙江、上海、湖南、河南、河北、吉林、湖北等不少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年已经行动起来,在做好“五篇大文章”、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动作频频。

防风险放在首位,多地金融监管局将防风险相关工作列在2025年重点工作首位,“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债务”被提及较多。内蒙古金融监管局表示,2025年将打好风险防范化解“四大战役”。黑龙江金融监管局也表示,将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化险,强调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青岛金融监管局披露,该局持续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落实,截至1月末,辖区“白名单”项目实现已审批未放款项目“清零”。

促发展动作频频,不少地方金融监管局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印发工作方案、披露发展报告、开展典型案例调研等。湖南金融监管局联合六部门推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企业库扩容,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2024年度)》。浙江金融监管局开展省级绿色银行评价,河南金融监管局披露2024年普惠金融数据。

此外,消费者保护也成为多个地方金融监管局重要的工作落点。河北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河北省首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联席会议,湖北金融监管局推动黄冈辖内金融纠纷调解组织落地生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