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等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数字产业快速增长,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深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数字消费蓬勃发展,规模超6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9%。数字经济相关图表或图片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持续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前11个月,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1.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4%。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物联网等领域,工信部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数字产业集群。

大连理工大学平台治理研究院院长苏敬勤认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此外,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也拉动了企业端大量投入和消费端海量需求。

当前,我国网络基础能力大幅提升,5G基站达到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户。技术产业实力明显增强,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达到42%。固定网络方面,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卫星通信方面,“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加速落地。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4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深入。5G、千兆光网、算力创新应用在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规模推广。全国建设5G工厂400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1%。

走进本溪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导向车、无人叉车有序搬运货物,高清摄像头仔细“检查”产品质量。5G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将产品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8%,实现总体产能增长5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认为,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

当前,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智能产品应用层出不穷。2024年我国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6.8%。

前不久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消费领域亮点纷呈。一方面,电商平台企业联合多个省、市级政府给予消费者补贴加码;另一方面,支付宝、微信支付与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互认互扫,进一步便利数字消费。

苏敬勤建议,要强化信息安全监督保障,完善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平台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