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环比下降超一成
AI导读:
2025年1月,全国54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总客运量环比下降11.7%,同比减少6.8%。春节因素是主要原因,深圳客运强度最高,文山最低。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预计达90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不含港澳台)54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总客运量为24.8亿人次,环比减少3.3亿人次,减少11.7%,同比减少1.8亿人次,减少6.8%。分城市看,1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降幅最高的是上海、石家庄、北京,降幅分别为13.55%、13.48%、13.24%,另外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客流降幅也较大,分别下降9.57%、6.77%。客流涨幅最高的城市是南通、淮安和文山,分别上涨27.72%、27.67%、14.71%。
接近北京地铁人士表示,春节因素是1月客流下降的主要原因,2025年春节假期是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放假对1月的客流影响较大。每年春节期间,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大量上班族返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均会出现明显下降,一线城市降幅尤为凸显。据悉,2024年春节假期为2月10日至2月17日,去年客流受影响的情况主要出现在2月份。
从客运强度来看,2025年1月,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最高,达1.28万人次/公里·日,文山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最低,为0.01万人次/公里·日。
交通运输部称,1月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731万人次/公里·日,环比降低14.3%,同比降低13.1%。客运强度是指线路日均客运量与线路运营长度之比,反映线路单位长度上每日的载客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线路的运营效率。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1月,全国54个城市共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运营里程10947.3公里,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7条,运营里程9479.3公里;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
春节期间,城轨客流出现下降,但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仍然活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1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研判,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达到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