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旨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此举体现了广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将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

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新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将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广东发展,加强与广大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广东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主体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九成以上。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有何用意?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机构的设立将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释放怎样的信心?对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予以解读。

解难题、稳信心

新局成立释放重要信号

其实,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并非新鲜。早在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宣布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旨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公开信息,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之后,山西、青海、内蒙古、浙江、河北等多个地区已在省级层面新设立了民营经济部门,且均为隶属于省级发展改革委的内设机构或事业单位。

在广东,尤其是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民营经济主体始终发挥着引领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占全国1/10,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其中,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广东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

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在广东发展,更多实策实招势在必行。“为进一步做好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经省委批准,省发展改革委增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对于为何设立该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道。

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是该局的关键作用。在提及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职责时,该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在统筹协调、政策落实、沟通交流、解难纾困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涉企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服务和保障机制,尤其是2024年1月,印发实施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广东也非常重视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定期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广东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充分体现了广东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信心。”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在省级发展改革委框架下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体现了政府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决心,同时,此举也有利于为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注入信心。

“近年来,广东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融资难、市场准入壁垒等挑战。”周怀峰认为,广东省通过成立专门机构,表明政府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地统筹应对这些难题,是政府以实际行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服务民营经济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职责,重在“服务”,而非“管束”。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局将通过优化环境、解决难题、激发投资活力、助力企业“走出去”和加强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在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方面,广东新设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被寄予厚望。“要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广东省民营经济领域的地方立法,同时细化落实相关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社会和法治委员会委员崔广德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或将使民营经济体合法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并营造更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影响着民间投资动力和信心。长城战略咨询华南区总经理孔伟强认为,从民营经济发展局已公开的工作重点看,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难题将得到针对性解决。“一方面,通过稳定的政策预期,让民营企业能够进行长期经营规划;另一方面,破除民营经济体的各种隐性壁垒,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商业化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的形成;此外,通过引导社会舆论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舆论安全感,也能够为民营企业人才引育工作提供保障。”孔伟强说。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24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5.8万亿元,增长15.2%,较广东整体增速快5.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63.6%。在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上述负责人也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局还将加力组织企业出海抓订单,支持企业立足全球化布局建设海外研发、生产、物流、仓储基地,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样离不开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强力支撑。在近期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并提出诸多任务。而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正是落实这些任务的具体举措之一。

“通过系统性政策供给、精准问题纾困、全球化布局支持,新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局需进一步强化政策穿透力,避免形式主义,为民营经济从“量”的优势转向“质”的突破保驾护航。

避免“口号式”扶持

切实保护民营经济产权

在接受采访时,周怀峰表示,要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和信心,需切实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将国资、民资、外资一视同仁,避免“口号式”扶持,真正让民营经济体“敢投、能投、愿投”。

周怀峰认为,护航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对此,他建议,新设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可先建立与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制度化沟通机制,化解民营企业家思想壁垒。

“比如从省到县(区)镇(街)建立常态化的政企联席会议,建立省到县(区)镇(街)领导直接对接所在区域的民营龙头企业的制度。在重大经济政策制定前引入企业家代表听证机制,吸收民营企业家参与决策。”周怀峰举例说。

对于新局的成立,文宏认为,直接服务民营经济是这一机构的主要特点。“广东省拥有众多服务于民营经济的政府机构,如发展改革部门、科技部门、工信部门、商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工商联合会等,但直接服务于民营经济的机构却很少见。”在他看来,有必要通过职能划转、机构整合,对原来管理或服务民营经济的政府职能进行重组与系统集成,并建立“职权明晰、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民营经济管理体制。

对此,周怀峰也建议,将所有涉及民营经济体的服务事项整合为“一窗通办”,建立“民营企业直通车”线上线下平台,确保企业诉求24小时内得到明确答复;同时,需要引入服务对象评判评估民进经济局的制度,由被服务对象决定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服务效能。

如何通过舆论引导,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周怀峰也建议,通过设立民营经济贡献奖,宣传企业家精神,增强社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认同感。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