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数据局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参与起草或发布20多份重量级政策文件,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规则体系,为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政策基础。

开篇语: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智慧城市到产业升级,从政务服务到民生改善,数据的向新力正深刻重塑生产生活方式。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算力基建加速布局、数字产业集群崛起,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呈现无限可能。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此为契机,推出数据向新力系列报道,聚焦数据赋能实践与探索,揭示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创新力量与发展机遇。第一期关注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以来起草或联合发布的政策文件,看看“数据要素×”时代全面开启后在数据要素市场投下的那些“催化剂”,更好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创新,激活沉睡的数据资源,助推数据产业大发展。

470多天,20余份重量级政策文件!自2023年10月25日挂牌成立以来,国家数据局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已参与起草或发布20多份重量级政策文件,包括“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在专家看来,多项政策具有开创性与里程碑意义,尤其是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1+3”政策规则体系,以开发利用为目标来重整数据资源池,标志着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进入新阶段,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迈上新台阶。

国家数据局挂牌以来起草或发布20余份重磅政策文件。

【顶层设计】

挂牌以来起草或发布20余份重磅政策文件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更是重要生产力。作为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政府部门,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依据2023年3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数据局承担着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重任。

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不到半年,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数据局挂牌运行之后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明确了国家数据局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条主线”,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个建设”,着力健全基础制度、释放要素潜能、加快转型赋能、促进科技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国际合作、抓好试点试验等8个方向,更好发挥数字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驱动引领作用,奋力开创国家数据工作新局面。自此,数据工作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实现全新破局。

随后,2024年12月25日,国家数据局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试运行。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网站上详细阐述了国家数据局的十项主要职责,这些职责比挂牌时更加具体,包括协调推进数据要素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以及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等。同时,国家数据局内设的综合司、政策和规划司、数据资源司、数字经济司、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等五个机构的职责也得以清晰界定。这些职责的明确和细化,为数据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国家数据局起草或者发布重磅政策文件20多份。其中,多项政策具有开创性与里程碑意义。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既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又是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研究起草的首个中央文件。

此外,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数字中国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数字社会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150多项重点任务,统筹开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个建设”工作,整体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构建体系】

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与配套政策趋于完善

事实上,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铺路搭桥,国家层面从2020年起连续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意见》等文件,“数据二十条”(《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更是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以及安全治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制度体系与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全盘细致谋划。

“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正是国家数据局重点工作职责之一。建设市场化配置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可供借鉴的先例。国家数据局自成立以来,便聚焦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发利用建章立制,推动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通过出台一系列打基础、明方向的重要政策文件,逐步构建有利于保护各方权益、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数据产权制度,加快培育多样化多层次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收益分配机制,并不断完善多方共同参与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

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数据局加快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布局,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并编制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同时,发布了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为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深化了智慧城市发展,推进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此外,国家数据局还实施了“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出台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构建数据标准体系,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利用环境,实现了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安全保障等环节的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公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以及《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规则体系,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重要政策基础。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明确政策目标,落地制度设计,标志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走向实质性、常态化。不久后,《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两份配套政策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并在2025年初发布。

【布局产业】

强化政策谋划抢占数据产业发展先机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演进,数据产业必将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看来,数据产业是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形态后的必然产物,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

为此,国家数据局挂牌以来密集出台了多份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八个维度全面布局,包括加强数据产业规划布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加快数据技术创新、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展数据流通交易、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提高数据领域动态安全保障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而《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文件则明确重点推动数据产业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数智融合技术创新,力求抢占数据产业发展先机。数据标注产业是对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分类、注释、标记和质量检验等加工处理的新兴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工作。

在2024年12月31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陈荣辉提到,前述三个文件是要形成促进数据产业和数据市场发展的政策合力,数据领域是产业变革的焦点领域,也是孵化培育未来产业的沃土。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统筹全国数据产业布局:一是引导地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引导东中西部产业协同发展;三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可以预见,数据产业无疑是未来几年发展的“重头戏”。(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