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基建投资获强力支撑
AI导读:
2025年1月,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总规模达2048.02亿元,同比大涨260.70%。基建投资成为主要发力点,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增加,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份,各地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数据显示,1月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40只,总规模达2048.02亿元,同比增加1480.21亿元,涨幅为260.70%。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年内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量2323.43亿元。
‘2025年1月份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从新增专项债的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基建领域仍是主要发力点。1月份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规模为704亿元,‘交通基础设施’419亿元、‘民生服务’188亿元,投向这三个领域的资金占比合计为64.03%,环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今年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快于去年同期,这表明各地在年初就积极布局,提前发力,为全年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后续基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表示,新增专项债资金的大量投入,能够为基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从而直接拉动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基建投资的增长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在新增专项债放量发行的同时,各地也在持续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冯琳分析,1月份,共有八地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合计发行规模1719.07亿元,其中,湖北和天津发行规模较大,均超过400亿元。
事实上,多地政府在近期公布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都显示,置换政策的‘松绑减负’效应已逐步显现。
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关于四川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079.2亿元。其中:抢抓机遇争取化债专项债券615亿元、结存限额再融资债券219亿元、隐性债务置换专项债券1148亿元(2024年至2026年每年1148亿元,合计3444亿元),共计1982亿元全部下达市县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最大限度帮助市县缓释偿债压力、减轻利息负担,腾出财力保民生、促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预算草案报告也显示,2024年,陕西全省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超计划完成,台账内拖欠企业账款实现‘应清尽清’,省属高校清欠任务按期完成,重点地区债务风险有序下降,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朱华雷表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释放投资空间、稳定金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