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报形式主义问题:惠州教育部门违规增加教师负担
AI导读: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惠州教育部门违规开展达标、签订责任状等活动,增加了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要求加强整改,杜绝虚假整改,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职。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包括广东省惠州市教育部门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缺乏统筹规范,违规开展达标、签订责任状等活动,增加了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具体包括:惠州市教育局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未叫停有关达标活动,2024年10月仍然开展中小学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验收工作,要求学校对照100余项验收标准自评自查,准备各类台账资料;惠州市博罗县教育局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专项工作,把应由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摊派给学校,安排学校全面排查水域,要求学生、家长频繁签订承诺书、责任书,加重了中小学教师负担。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一项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专题调研显示,教师要应对多种检查、评比和打卡任务,还要承担其他部门指派的任务,涉及范围多达十余种。大量非教学任务进入校园,成为基层教师难以承受的重任,使教育不再纯粹。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等使命;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进行考核。但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泛滥,随意给教师压任务,重要原因是教师的业绩考核、工资发放等受到地方约束,于是被迫服务于地方形式主义。
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根除地方形式主义,摈弃繁琐且无实际意义的考核。去年8月,中央办公厅强调,要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
2月5日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借调基层干部严管严控长效机制。通报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相关规定是必须遵守的铁规矩、硬杠杠,要做好整改整治,坚决杜绝虚假整改。
如果这些规矩得到落实,会将更多人员从地方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教师如此,其他领域同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