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总额突破43万亿元大关,海关力促跨境贸易便利化
AI导读:
2024年我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同比增长5%,海关总署全力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保障跨境贸易便利畅通,推出多项便利措施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举措,助力外贸质升量稳。
海关总署党委书记孙梅君于近日在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我国外贸总额首次跨越43万亿元大关,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连续第八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宝座。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海关部门全面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跨境贸易的顺畅与便利。
面对2024年外部环境中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海关部门积极优化服务,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我国外贸在质量上提升、在数量上保持稳定。全年共出台并实施了16条旨在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和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措施。通过深入调研重点行业的税收政策,落实关税减让和各类税收优惠,全年共为企业减免退税款高达2829亿元,有力推动了经营主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此外,海关还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如支持邮轮产业发展、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取消海外仓备案等,加速了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2024年全国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增了55项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贸易效率。海关总署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20个城市集中开展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专项行动,成功培树了一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示范高地。目前,专项行动中的29项改革创新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此外,经国务院批准,2024年新开放了4个口岸、扩大了10个口岸的开放范围、退出了4个口岸,全国口岸布局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全国智慧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海关总署出台了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22个地区的57个口岸开展了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累计提供了25大类、923项服务事项,有效满足了企业“一站式”、“全链路”的业务办理需求。
孙梅君强调,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为此,海关总署将及时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含金量的支持措施,帮助企业稳定订单、拓展市场。同时,海关总署将积极回应市场关切,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杜绝趋利性执法,以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企业活力。此外,海关总署还将坚定不移地促进扩大对外开放,便利跨国经贸往来,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效应,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