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数字人民币在G端应用持续深化,春节期间在多个试点地区政府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江苏省盐城市经开区、雄安新区等地推出创新应用,数字人民币被写入多地新年规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加强,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正在持续深化。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数字人民币不仅在C端的消费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G端(政府端)的应用也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2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这一显著变化。

数字人民币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等特性,在多个试点地区的政府部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据江苏省盐城市经开区行政审批局透露,2025年首月,该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数字人民币的金额已突破4.7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上年全年总量的六成。具体来看,数字人民币已在盐城市的土地交易、工程招投标、工程款支付等多个关键场景中得以应用。

在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则更加创新。该地区引入了“区块链+数字人民币”技术,推出了名为“数币贷”的企业融资新产品。通过这一模式,雄安新区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预付款支付比例从原来的30%提高到了80%。其中,30%至50%的部分按常规方式转账支付到供应商的银行结算账户,而剩余部分则以数字人民币的方式支付到供应商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这一支付部分作为担保,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数币贷”在提高金融机构审批效率和放款速度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数字人民币的冻结、解冻、退回、兑出等功能,使得政府采购流程更加规范高效。这一创新应用不仅优化了融资环境,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数字人民币在G端的应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充分展现了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例如,数字人民币的实时结算特性可以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减少因资金划转延迟而带来的各种不便。同时,它还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并进一步促进资金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作为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结算”的独特优势。在交易过程中,它能够保障交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自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它已成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工具。围绕财政资金划拨、工资发放、土地出让、示范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等综合场景,数字人民币在G端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加强。

基于数字人民币的诸多优势,多个试点地区的政府部门已将其写入新年相关的发展计划中。例如,惠州市财政局日前印发了《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在广东公共服务支付平台上开通不动产登记费、交通违法罚款两个非税收入项目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并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非税缴费的全覆盖。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也提出了探索构建“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模式的计划。该分行将深入推进支付便利化,增强支付便利化措施的可持续性,并推动南京、苏州等地打造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化的特色城市。

王鹏认为,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将持续创新,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便捷性,满足更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跨区域合作的加强、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以及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在G端的应用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他也提醒道,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需要与现有的政务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深度融合。这涉及技术架构、数据接口、安全标准等多个方面的协调与对接,并需要提高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和使用熟练度。特别是在涉及财政资金划拨、税收缴纳等敏感领域时,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数字人民币的合法合规应用并防范金融风险。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