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增量分类施策,旨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无影响,工商业用户电价波动有限,改革将带来深远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于2月9日联合发布重要通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市场化,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争决定,并建立一套旨在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的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坚持市场化导向,分类施策于存量与增量项目,以确保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化改革与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并行

根据《通知》,改革旨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的市场化进程,要求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决定。同时,为了保障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将同步建立一套价格结算机制,该机制将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指出,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别是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午间,这导致市场交易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利于新能源的长期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改革方案提出在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同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该机制将对纳入的电量进行差价结算,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补偿,高于时则扣除差价。这种“多退少补”的方式旨在为企业提供稳定预期,促进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加速“双碳”目标的实现。

改革方案在实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时,特别区分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分界点。存量项目将通过差价结算与现行政策衔接,而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则将根据国家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并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这种新老项目区别对待的安排,旨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电价,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居民农业用户电价不受影响

《通知》还强调了各地在组织落实、政策宣传解读、政策和工作协同等方面的责任,以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对于改革对终端用户电价水平的影响,负责人明确表示,居民和农业用户的电价水平将不受影响,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对于工商业用户,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全国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部分地区可能略有下降,后续电价将随电力供需和新能源发展情况波动。

在电力行业的影响方面,此次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被视为电力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了关键步伐。改革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具体而言,改革将促进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的协调发展;同时,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进一步扩围和各地电力市场规则的完善,将极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