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CPI与PPI数据,显示受春节效应影响,CPI环比上涨0.7%,同比涨幅扩大至0.5%;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专家分析指出,春节效应对服务、食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政策提振消费力度有望加大。

国家统计局于9日公布最新数据,揭示1月份受春节效应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波动。具体来看,CPI环比由上月的持平状态转变为上涨0.7%,同比涨幅亦由0.1%扩大至0.5%。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出现环比下降0.2%,同比更是下降了2.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指出,同比方面,服务与食品价格的显著上涨主要受春节错月效应影响,加之汽油价格的回升,共同推动了CPI同比涨幅的扩大。

从细节来看,服务价格上扬1.1%,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6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大幅上涨8.9%和7.0%,电影及演出票、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亦分别攀升11.0%、6.9%和5.8%。食品价格方面,整体上涨0.4%,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显著上涨13.8%和2.4%;然而,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则分别下跌13.1%、5.6%、2.5%和1.4%。此外,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2%,其中汽油价格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至0.6%。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春节假期增加1天,居民旅游热情高涨,消费意愿显著增强,从而推动了旅游、文娱、餐饮等服务消费的放量增长。同时,新一轮以旧换新活动的启动也促使交通工具、家用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价格表现优于季节性水平。

数据还显示,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温彬指出,春节假期效应的释放叠加前期政策对总需求的提振,共同带动了核心CPI的持续改善。

然而,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提醒,1月CPI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这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这为后期政策加大提振消费力度提供了空间。

在PPI方面,董莉娟表示,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温彬进一步分析称,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全球需求趋弱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整体回落。但春节后,工业建筑业将逐步复工复产,增量政策也将渐进显效,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边际修复,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

温彬强调,政策仍需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并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以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扭转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