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甘肃作为西北地区关键省份,通过“走出去”战略,成功打通外贸物流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甘肃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积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装备制造业也迎来提档升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关键枢纽,虽不具备临海或沿江的地理优势,却凭借“走出去”的战略,在外向型经济领域赢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甘肃经济发展相关图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报道,近年来,甘肃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成功打通与南亚、中东及东亚国家的外贸物流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连续跨越4个千亿台阶,2024年更是达到了1.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全国第三,连续10个季度保持在全国领先位置。

当前,甘肃正积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致力于构建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将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外向型经济战略成效显著

兰州虹盛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根泉表示:“作为西北省份,甘肃虽不靠海、不沿江,但有着一颗走出去的雄心。”甘肃通过强化区域产业发展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充分发挥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功能相融合的优势,外向型经济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成为甘肃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南亚班列成功开行,联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南亚通道;“中阿快线”也顺利开通,将甘肃的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组件等产品运往中东国家,有效打通了外贸物流通道。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陇南—韩国平泽、菲律宾马尼拉)国际货运班列的顺利开行,更是让甘肃的农特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25年,甘肃继续延续“走出去”的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申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稳外贸、提质效,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一位甘肃受访学者指出:“开放的大门一定越开越大,开放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甘肃通过“走出去”战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虽然甘肃在地理位置上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其区域辽阔、环境容量大,且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占比远高于东南沿海城市,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甘肃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过亿企业已达到205户,虽然与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还有一定差距,但发展潜力巨大。甘肃省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指出,将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统筹推进“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郑小平建议,甘肃应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一批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带动传统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

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

除了发展新兴产业外,2025年甘肃还将加速装备制造业的提档升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将持续拓展钻采炼化、电工电气、数控机床等产业规模,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聚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

甘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新能源资源,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持。尤其是河西走廊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例如,酒泉已成为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甘肃省政府通过“强科技行动”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促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扩大了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实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市场份额,还辐射到中亚、欧洲等国际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