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再升级
AI导读:
全国范围内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商务部发布的补贴政策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同时,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将进一步扩围和便利,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全国范围内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申请人数已突破2000万大关,这一数据彰显了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与政策的积极效应。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自1月20日0时至2月8日24时期间,共有2009.2万名消费者成功申请了2541.4万件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涵盖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多个品类。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政策对市场的有力拉动。
为进一步优化补贴流程,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于1月15日正式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便利消费者申请补贴,同时一视同仁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补贴政策,共同营造购新补贴的良好实施环境。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施购新补贴政策有利于降低消费者购置成本、提高生活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激发产业活力。
补贴政策成效显著,消费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根据《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时,可享受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产品的15%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上限为500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补贴为购新补贴,并非以旧换新,不以“交旧”为前提。
为抢抓春节消费旺季,商务部坚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工作原则,督促各地加快政策落地。截至1月20日,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及时启动了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相继落地实施。据中国银联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超过6000家商户通过银联参与了此次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共产生补贴交易626.84万笔,销售金额约205.8亿元。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也显示,购新补贴政策带动了手机市场的量额齐增。节前一周,手机销售量、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74%和65%,同比分别上涨30%和34%。春节期间,各价位段手机销售量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均呈现显著增长。
强化补贴资金风险防范,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在推动补贴政策落地的同时,商务部也高度重视补贴政策的风险防范工作。全国商务系统通过多维度搭建信息数据库,对购买人身份信息与补贴交易真实性进行实时校验,全流程监控资金使用风险,确保每笔交易真实、闭环、可溯。手机生产、销售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履行风险防控直接责任,加强风控判断,防范虚假交易。
未来,商务部将持续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优化申领流程、扩大参与主体、强化风险防范,确保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平稳、顺畅实施。
“扩围”与“便利”: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新动向
除数码产品外,今年我国还将继续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特别是7月加力支持政策实施以来,重要商品销售明显回升向好。
为稳住消费基本盘,商务部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近日,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同时,商务部还将陆续印发2025年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的实施细则。
在家电以旧换新方面,2025年的工作重点将突出“扩围”和“便利”。一方面,将原来的8大类家电扩围至12大类,新增加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产品,并将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扩围至3件。另一方面,鼓励补贴购新与方便百姓交旧两手抓,优先支持具有较强废旧家电回收能力、能主动提供回收服务的经营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加快健全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文不变,此处不展示具体HTML代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