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部委密集部署稳增长,全方位扩大内需助力实体经济
AI导读:
春节假期后的首周,国务院及各部委密集部署稳增长政策,通过全方位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等多方面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周,从国务院至各部委纷纷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聚焦稳增长目标。
一年之计始于春。在蛇年新春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深入讨论了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
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多个关键部门近期也密集发声,围绕扩大内需、科技创新、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等多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经济持续稳步回升。
创新举措力求新突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全年经济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春节假期结束后,国务院全体会议立即对开年工作进行了动员,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以及对各项工作的紧抓落实。
李强在会上强调,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已经清晰明确,关键在于系统化、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既要注重整体把握,平衡好国内外、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发展与安全等多重关系,加强各方面工作的高效协同;又要寻求突破,找准潜力大、空间广的发展领域,谋划具有强大牵引力和撬动力的工作抓手,打造更多亮点,带动全局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要以更强的担当和更积极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客观辩证地看待外部形势变化,统筹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和应对外部挑战,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强化国内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突破,并着眼长远,塑造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加速落地,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后,市场预期显著提升,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回升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去年出台的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今年宏观政策仍有充足空间,加上宏观调控手段和经验更加丰富,为实现全年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改革委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增强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传导落地,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
全面扩大内需战略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袁达指出,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加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并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相关政策)。
据统计,2024年全国范围内,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参与了8大类家电的以旧换新活动,换新产品超过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了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近日,中央财政已预先下达了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首批资金810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对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同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实施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预计今年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商务部将深入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举办“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服务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表示,将从增加创新投入、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造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构建体系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入手,支持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工信部将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步伐。同时,将培育一批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打造优质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此外,还将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和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以标准引领和质量提升促进企业创新。
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副司长冯燕近日透露,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地也相应建立了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区县层面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指导银行精准对接,确保低成本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底,各地依托该工作机制已累计走访了4007.3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其中484.2万户被纳入“申报清单”,380.2万户被纳入“推荐清单”。银行对“推荐清单”中的经营主体新增授信7.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4.7万亿元,平均贷款利率仅为3.78%。
冯燕表示,下一步将高效摸排各行业、各领域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对于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但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将积极满足其无还本续贷需求。同时,将不断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指导银行制定和完善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实施细则,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业务结构,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