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CPI与PPI数据出炉:CPI温和上涨,PPI同比下降
AI导读:
2025年1月CPI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P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2.3%。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导致PPI下降。
2月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揭晓了2025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关键数据,为市场提供了最新的经济风向标。
CPI温和上扬0.5%
2025年开年首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与农村分别上涨0.6%和0.3%。在分类中,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0.4%和0.5%,而消费品与服务价格则分别变动0.1%和1.1%。环比来看,1月份CPI上涨0.7%,城市与农村、食品与非食品、消费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分别为0.8%与0.5%、1.3%与0.6%、0.6%与0.9%。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067.jpg)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化解析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6%,对CPI的贡献度为0.16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2.5%,尤其是猪肉价格飙升13.8%,对CPI的贡献高达0.17个百分点。鲜菜、水产品、鲜果价格亦有不同程度上扬,而粮食价格则下降1.4%。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呈现五涨两降态势,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7%、1.1%和5.4%,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则分别上涨0.7%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滑1.1%和0.6%。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150.jpg)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化概览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9%,对CPI的贡献度为0.2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大幅上涨5.9%,鲜果、水产品、畜肉类价格亦有所上涨。在其他七大类价格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7%和1.6%,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亦有所上扬;居住、医疗保健价格保持稳定;衣着价格则小幅下降0.4%。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245.jpg)
PPI同比下跌2.3%
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跌2.3%,环比亦均下跌0.2%。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418.jpg)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489.jpg)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化详情
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方面,黑色金属材料类、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农副产品类价格分别下跌8.9%、5.2%、4.1%和3.3%,而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则上涨10.9%。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656.jpg)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82606784.jpg)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化解析
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保持稳定。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分别下跌0.4%、0.3%、0.2%和0.2%,而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燃料动力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均小幅下跌0.1%。
专家视角:服务与食品价格主导CPI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进行了解读。她指出,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亦有所扩大。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激增,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大幅上涨,同时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也显著上涨。此外,受国际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亦有所上扬。
从同比角度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推动了CPI同比涨幅的扩大。特别是飞机票、旅游、电影及演出票、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同比均大幅上涨。
在PPI方面,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生活资料价格保持稳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均有所下降,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则受到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传导的影响而下降。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了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的上涨。
据测算,在1月份CPI和PPI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因素和新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当前的价格走势。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