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食品、非食品、消费品与服务价格均有所变动,反映出消费市场的微妙变化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

2025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呈现出温和上涨趋势,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与消费市场的微妙变化。

具体来看,1月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农村则为0.3%,显示出城乡消费差异的存在。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表明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在消费品与服务领域,消费品价格上涨0.1%,而服务价格上涨1.1%,这可能反映出服务行业的复苏态势。

环比方面,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整体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0.5%。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6%,进一步验证了消费市场的活跃性。特别地,服务价格上涨0.9%,显示出服务业的持续回暖。

深入分析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6%,成为影响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2.5%,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13.8%,对CPI的上涨贡献显著。同时,鲜菜、水产品、鲜果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而粮食价格则略有下降。

在其他七大类价格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5.4%、1.7%和1.1%,显示出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与升级趋势。医疗保健、居住价格也有所上涨,而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则出现下降。

从环比变动情况来看,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9%,对CPI的上涨贡献较大。鲜菜、鲜果、水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而畜肉类价格涨幅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如冬季蔬菜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在其他七大类价格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上涨较快,反映出消费市场的活跃与消费者需求的增加。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也有所上涨,而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则保持稳定。衣着价格下降可能与季节性促销有关。

附注:CPI作为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重要指标,其变动情况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约500个市县、10万余家价格调查点,确保了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