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若干措施》,涵盖消费品和服务标准升级、质量安全监管、新型消费品供给扩大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全面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揭晓《2025年“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若干措施》,详细列出了10大核心策略,旨在全方位构建一个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卓越环境,为深圳的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措施中明确提出,将对汽车、家电等193项关键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进行大幅度升级,同时扩展其覆盖范围并提升效率。此外,还将推出智能家居等一系列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以提升整体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推动内外贸产品实现“同线同标同质”的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将支持“爆款”产品供应链企业获取“深圳标准”认证,预计新增20个深圳标准认证产品。

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深圳将实施全链条监管机制,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并建立一套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针对电动自行车、儿童老人用品、燃气具等22类重点消费品,深圳将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产流通抽查,并强化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了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的供给,深圳将出台针对AI机器人餐厅、无人售卖等新业态的许可审查和合规指导制度。同时,建立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的“标准-专利-产业-消费”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前沿产品和前瞻性功能的研发,助力专利的快速授权与转化应用。

在激发基础型消费活力方面,深圳将引导平台企业为农产品经营等主体提供流量支持,并出台深圳特色粤菜系列标准,打造特色品牌集群。此外,还将加强预制菜品牌的培育,制定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批指引、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推动酒店、民宿实施订单阶梯式无理由退费政策,并实施宠物诊疗“三名”(名医、名专科、名医院)工程。

为了营造诚信计量的安心消费环境,深圳将发布“诚信计量、放心消费”承诺书,并在加油站、商超等民生领域引导培育1000家以上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同时,开展电子秤和产品检测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作弊秤”、“缺斤短两”以及珠宝贵金属不实检测等违法行为。

在消费纠纷处理方面,深圳将开展即时响应行动,加快民生诉求的办理速度,确保第一时间对接联系、解疑释惑、核查处置和调解答复。同时,加强湾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作,开展湾区消费投诉转办和异地视频调解工作,并针对城中村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6项关切事项开展类案集中治理。

为了强化重点消费领域的监管执法,深圳将开展“全面提升消费环境深圳在行动”专项整治行动,紧盯“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和消费集中的重点场所,整治假冒伪劣、欺骗误导、虚假宣传、不公平合同条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加强医疗、教育、旅游价格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并加强平台监管,查处一批典型案例,纠治“内卷式”竞争。

在推动信用数据赋能平台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圳将深入开展信用监管数据向移动支付平台的开放工作,服务平台将核验经营主体的经营信息及经营情况,实现个体工商户快速落地商户收款码,丰富支付渠道,便利境外人员来华消费支付,从而增强消费意愿。

为了深入整治消费突出问题,深圳将出台预付式经营资金“限期限额”监管治理指引,并新增2100家数字人民币预付签约商家,预付资金监管规模将超过20亿元。同时,建立水电燃气收费长效治理机制,打造不少于400个治理示范村。此外,还将强化充电收费“价费分离”,督促落实“电费+服务费”的明码标价和规范收费政策,并推动无堂食外卖店在外卖平台落实“互联网+明厨亮灶”。

最后,深圳将持续培育放心消费示范点,在消费集中的企业、商圈、区域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餐饮、放心网店。计划打造20个以上无价格欺诈商圈,并对获证食品小作坊进行全覆盖风险指导,规范酒类食品小作坊作业流程,建设食品小作坊管理规范店。同时,评审并创建40家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店。

相关图片描述原文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