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强调绿色转型、营商环境优化与科技创新等关键词,为新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2025年,绿色发展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一系列利好政策和行动方案相继出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随着春节假期的圆满落幕,全国各地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召开了象征新一年征程启航的“新春第一会”,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擂响了激昂的战鼓。通过对各地会议的细致梳理,不难发现,“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驱动”以及“绿色转型升级”等关键词犹如璀璨星辰,频繁闪耀于各大会议的议题之中。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绿色转型已成为多地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上海在新春首个工作日便隆重召开了全市营商环境大会,隆重发布了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该方案特别强调了将绿色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江苏省多个城市则将绿色建筑视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无锡市更是连续第十年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农历新年第一会”的研讨部署重点;内蒙古自治区则将“新春第一会”的时间提前至春节前,明确提出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主导,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提升绿色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山东省在“新春第一会”上着重部署了10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完善新能源供给与消纳体系成为关键一环;广东省则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目标,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力求在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此外,山西、陕西、新疆等能源大省也积极行动,围绕“煤炭智能绿色开采”、“风光氢储一体化”等领域进行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化与重构进程。

  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贯穿于“新春第一会”,更成为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主旋律。步入2025年,全国各地纷纷抢滩绿色新赛道,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推广”、“零碳园区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绿色金融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以及“节能降碳行动”等词汇,成为了新年伊始的绿色热词。与此同时,一系列旨在促进绿色发展的利好政策与行动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零碳园区”、“碳足迹追踪”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机制的重大推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劲动力,照亮了绿色转型的广阔前景。

(文章来源:新京报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