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市国资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速推进国资国企改革,2025年目标包括推动国有资本重大项目投资贡献度超30%、战新产业新增投资增速10%以上,市属国企利润总额增长5%以上,并围绕“五个新提升”展开工作,旨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2月8日,在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嘉熠披露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最新动向。他强调,2025年将推动国有资本在市级重大项目中的投资贡献度超过30%,并确保战新产业新增投资增速达到10%以上。同时,市属国企利润总额预计增长5%以上。此外,重庆市国资委将加速推进国企的战略性重组,全面完成房地产、建筑、酒店、金融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并着力推动庆铃汽车、三峰环境、“红蜻蜓”食用油、天友乳业、冷酸灵等品牌建设,以提升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分管日常工作)黄朝永在会上指出,重庆市实施的“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成功将51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整合为38家,全市园区开发区数量也从106家减少至50家,管理机构数量由108个精简为48个。此外,市、区县两级国企分别压减法人1191户和1022户,22个政府部门与329户企业、41个区县与747户企业完成了脱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刘嘉熠进一步表示,2025年,重庆市国资国企改革将围绕“五个新提升”的工作目标展开,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努力交出优异的国企改革发展答卷。具体而言,一是推进国资布局优化,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等领域,加大战新产业投资,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取得新进展;二是推进国企核心功能重塑,全面完成国企功能定位、主责主业战略性调整;三是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深化整合优化改革,推动瘦身健体、止损治亏、资产盘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四是培育一流现代企业,在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现代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五是提升国资国企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党建统领的现代化国资监管体系,全面加强清廉国企建设。

此前,在2024年10月15日召开的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已明确提出,要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等路径,深化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打造主业清晰、服务中心、创新驱动、治理完备的一流企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改动)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