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改革与创新,部署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及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共谋一季度“开门红”。

起跑即是冲刺,开局亦是决战。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全国多地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湖北等省市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旨在以实干精神打出一套开年“组合拳”,对全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各地已围绕一季度“开门红”推出了多项稳增长专项行动,而此次“新春第一会”更是发出了强烈的动员信号。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早春时节,对地方节后发力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一季度‘开门红’的成色至关重要。”他分析指出,由于今年春节较早,导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政府部署之间时间紧迫,节前地方在展开2025年工作时面临“心气足、时间不够”的难题。因此,节后各省市,尤其是经济大省迅速响应,纷纷召开了“新春第一会”。

从会议内容来看,今年多地会议聚焦改革与创新两大主题,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等作为部署重点,为2025年经济工作描绘了更为详尽的蓝图。经济大省更是密集布局,为“开门红”持续发力。

在北京,“新春第一会”以“2025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为主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会上强调,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稳中向好、科技创新引领、开放激发活力、提质增效惠民等方面走在前列。他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此,北京市已围绕一季度“开门红”推出了6项稳增长专项行动,并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400亿元。同时,北京还将继续推进“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4万亿元。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广东,已连续第三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广东发展成绩斐然,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了56.7%、31.6%。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等产业产量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表示,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在长三角地区,江苏召开“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旨在一体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要把握国家战略需要,立足全球坐标系,找准目标定位,协同发力、一抓到底。今年,江苏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陶川指出,虽然各省份“新春第一会”的主要议题有所不同,但以经济大省为首的大部分省市均在会议上不同程度地强调了科技。尤其是广东、江苏、湖北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节后首次会议更是着重围绕科技创新展开。对于经济大省而言,发展科技是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乃至全年经济高增速的核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表示,创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2025年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有利于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还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除了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也是“新春第一会”的重点之一。陶川表示,上海、河北、辽宁等省市甚至专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议题召开会议。他认为,企业的创新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地方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也是为科技发展“保驾护航”。

辽宁以“辽宁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为题,表态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上海则是连续第八年在新春开篇即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发布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旨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西部省份贵州,“新春第一会”旨在探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探索产业发展的“贵州战法”。春节期间,贵州首批“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之一、全省首个深度合作的煤电联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同时,“东数西算”工程依然是贵州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传统特色产业矿产也在不断升级中。

陶川还指出,尽管消费完全复苏的时间线较长,但已取得一定成绩的科技领域更有可能成为一季度“开门红”的“撒手锏”。尤其在春节期间DeepSeek激发新一波AI浪潮之际,更应该趁热打铁。然而,“惠民生、促消费”还需中央先行,待后续财政对消费和民生的支持措施真正落地后,地方才能各展所能。因此,下一步消费、民生领域应持续发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