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工作会议:部署“6655”行动计划,助力商务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重庆市召开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商务工作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提出实施“6655”行动计划,包括扩消费六大工程、稳外贸六大行动、稳外资五大举措及深化改革五大行动,旨在助力商务高质量发展。
2月8日上午,重庆市隆重召开了全市商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及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章勇武主持并发表工作报告。此次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2024年商务工作的成果,还精心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为重庆商务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章勇武强调,在国家政策持续加力扩围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红利正加速释放,为重庆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现代化新重庆的建设步伐稳健,为全市商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市商务委(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将系统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6655”行动计划。具体而言,该计划旨在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保持正增长,以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以上的宏伟目标。
扩消费“六大工程”引领市场繁荣
作为“6655”行动计划的第一个“6”,扩消费“六大工程”旨在助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这六大工程包括商品消费升级工程、服务消费扩容工程、新型消费培育工程、消费载体提质工程、消费活动赋能工程以及商贸主体提能工程。通过实施这些工程,重庆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在实施商品消费升级工程中,重庆将加大对巴渝特色商品的培育力度,着力打造“渝伴礼”必购必带品牌。这一举措旨在将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培育重庆消费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认定培育一批富有巴渝特色的“必购必带”伴手礼,推动“重庆产品”向“重庆名品”“世界名品”转变,提升“重庆造”的品牌影响力。
在新型消费培育工程中,重庆将持续打造一批兼具“国际风、巴渝风”的特色消费新场景,如江岸、老街、防空洞、天台等。同时,加快建设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知名商圈,以及中環万象城、新华万象中心等消费新地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
消费载体提质工程则着重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改革。这一生活圈旨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需求。按照工作安排,今年全市将建成30个市级15分钟商业服务圈,进一步惠民生、促消费。
稳外贸“六大行动”助力外贸提质增量
“6655”行动计划的第二个“6”聚焦于稳外贸工作。通过实施贸产融合提升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升级行动、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构建行动、国际市场深化开拓行动以及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重庆将进一步提升外贸竞争力。
在贸产融合提升行动中,重庆将加力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2024年,“渝车出海”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庆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按照工作计划,今年重庆将继续支持汽车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针对不同国别市场研发出口车型,进一步扩大新车及二手车出口规模。
稳外资“五大举措”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为了提速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6655”行动计划的第一个“5”提出了稳外资“五大举措”。这些举措包括重大项目招引攻坚、举办百场展会招商对接活动、完善外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以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重庆将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做好现有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落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外资项目。
深化改革“五大行动”推动高水平开放
“6655”行动计划的第二个“5”聚焦于深化改革工作。通过实施高质量国际合作深化行动、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行动、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行动、高效能治理水平提升行动以及高水平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行动等五大行动,重庆将勇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特别是在高质量国际合作深化行动板块,重庆将持续深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自2015年项目启动以来,重庆与新加坡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通道建设成效显著。今年,重庆将推动国家出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指导性文件,并开展项目实施10周年系列工作,推动一批新的标志性合作成果落地。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