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文化韵味浓厚。年轻人引领新风尚,“非遗游”“赛博年货”“新中式”等备受追捧,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新颖体验。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题:2025年春节,文化韵味浓厚,传统与现代交织新风尚!

新华网 李欣 王碧姣 杨阳

随着春节假期缓缓落幕,但中国年的余韵依然悠长。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的年味不仅体现在贴年画、逛庙会、赏花灯、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更涌现出了一股由年轻人引领的新风尚,“非遗游”“赛博年货”“新中式”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升温,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新颖体验。

“文创年货”引领消费新潮流

春节置办年货,是这场盛大节日的仪式感起点。今年,除了传统的柴米油盐,具有文化内涵和情绪价值的创意年货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年轻一代。在社交媒体上,“过年氛围感拉满”“用艺术开启新年”等话题浏览量均突破亿次。国家图书馆的春联、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春联礼盒等,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意设计,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这些文创年货不仅提升了春节的氛围感,更让消费者在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到了现代设计的便捷与美感。

国家图书馆文创“福禄东方年礼”(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长乐永康·2025乙巳蛇年新年礼盒”(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供图)

此外,财神冰箱贴、毛绒发财树、蛇年玩偶等创意年货也备受追捧,这些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好运和吉利的期盼,更展现了年轻人的个性与品味。

“新中式”服饰成新春战袍“顶流”

在2025年总台春晚开场秀《迎福》中,李子柒身着融合了十三项非遗技艺的“战袍”惊艳亮相,迅速引发热议。春节期间,“新中式”服饰成为了年轻人走亲访友、逛庙会、打卡热门景点的首选。这些服饰不仅款式与春节适配度极高,更融入了吉祥寓意纹样设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无缝对接。

随着国潮兴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新中式”服饰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通过设计手法进行创新演绎,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和实用性需求。不少设计师和品牌将民族纹样和传统手工艺融入时尚元素,转化受到市场好评的国货潮品。

“非遗游”成假日旅游新风尚

今年春节,“年味游”“非遗游”成为了热门玩法。中旅旅行推出的“中华文化发现之旅”等线路备受青睐,特别是“冰雪体验游”“民俗体验游”“非遗探秘游”和“美食寻觅游”等特色线路,预订量大幅增长。黄山、广东潮汕、福建福州、泉州等地因其浓厚的年味和特色民俗,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选择。

除了感受氛围,亲自上手“触摸”非遗则更为直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日,“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近四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通过参与非遗体验活动,不仅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玩乐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文博馆里年味浓,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行

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地也迎来了客流高峰。不少市民选择走进这些文化场所,看展览、学知识、品书香。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在举行的“过年——春节主题展”展示了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吸引了全年龄段的观众前来参观。

古色古香的北京南池子美术馆举办的新年大展“点戏一本”则以皮影和剪纸为灵感,为游客编织了一出非遗文化的奇幻梦境。甘肃博物馆也以其麻辣烫玩偶等文创产品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这些文博馆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创新方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5年春节注定是一个非常的存在,它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一直以来伴随着我们岁月更迭的文化传统,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与活力。正如一位观众在博物馆留言簿上写下的话语:“春节,既是中国人岁岁年年期盼的团圆,也是生生不息的创新与传承。”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