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与项目办公室就《湘桂运河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进行公开招标,标志着湘桂运河建设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湘桂运河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开辟全新南北水运大通道,对湖南等省份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与项目办公室正式启动了《湘桂运河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公开招标工作,标志着这条备受瞩目的湘桂运河建设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预可行性研究作为项目立项的关键前置环节,旨在全面评估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社会效应,为后续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坚实基础。这一步骤的顺利推进,无疑为湘桂运河项目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根据初步规划,湘桂运河将起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萍岛,穿越潇水支流永明河,经江永县白岭岗分水岭地段,进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最终汇入西江(珠江上游)。全长约300公里的运河,其中湖南段212公里,广西段88公里,包括34公里的关键分水岭地段,将成为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重要通道。

湘桂运河的建设,不仅将开辟一条全新的南北水运大通道,更被专家誉为“新灵渠”,与2200多年前的古灵渠遥相呼应,共同承担着沟通两大水系的使命。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湘桂运河谋划历程稳步推进

湘桂运河的构想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但直至近年来才逐步进入政府顶层设计视野。自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开展湘桂运河前期研究以来,交通运输部在多个发展规划中均提及湘桂运河,并将其纳入“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范畴。经过多轮专题研究和论证,湘桂运河项目已逐步成熟。

湘桂运河示意图(来源: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近年来,随着平陆运河项目的正式立项和湘桂运河前期研究的深入,交通运输部及湘桂两省区对湘桂运河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2024年,交通运输部再次强调持续推进湘桂运河前期研究论证,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1月至2025年初,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调研组赴湘桂两省区实地调研湘桂运河建设发展情况,详细了解规划线路方案,并表示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湘桂运河的建设和发展。随后,永州市市长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争取湘桂运河项目进入国省规划,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实质性进展。

湘桂运河对湖南的重大意义

作为连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国家战略通道,湘桂运河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对于湖南而言,这条运河的建成将使其拥有“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双出海通道,极大改善运输结构,降低物流出海成本。

湖南作为航运大省,内河通航里程位列全国第三,但国家级水运通道相对匮乏。湘桂运河的建成将使湖南拥有沿湘江935公里的国家级内河水运通道,是之前的5.7倍,显著提升沿线城市港口地位。同时,湘桂运河与平陆运河的连通将使长江中上游地区前往北部湾的航程缩短千余公里,大大降低这些地区物流出海的成本。

在湘桂运河建设的推动下,湖南对水运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近年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及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技术单位开展湘桂运河重点问题深化研究论证调研工作,涉及经济带发展、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水资源配置及航运开发保障等多个方面。同时,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建设二期工程的贯通也为湘桂运河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湘桂运河项目进入实质性新阶段,湖南人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新灵渠”终于越来越近了。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将为湖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将成为广西、湖北乃至重庆、四川等省份的福音。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