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连续三月增持黄金,推进国际储备结构优化
AI导读:
中国央行自2024年11月起连续三个月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分析师指出此举或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相关,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萨】2025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中国的黄金储备规模已达到7345万盎司。自2024年11月重启增持策略以来,中国央行已连续三个月稳步扩大其黄金储备规模,这一动态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的行为,或与2024年11月美国大选结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密切相关。预计国际金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呈现易涨难跌的趋势,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已显著降低。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势所趋。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相对较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仅为5.5%,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5%左右。此外,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其独特的价值属性不容忽视。央行增持黄金不仅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基础,还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的趋势预计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然而,王青强调,与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相比,央行增持黄金的规模相对有限。从数据上看,2021年至2024年期间,黄金储备余额的变化幅度分别为-42.9亿美元、41.1亿美元、309.9亿美元和431.1亿美元。由此可见,央行增持黄金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