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春第一会勾勒产业发展蓝图,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广州
AI导读:
广州新春第一会提出建设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现代化新广州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广州在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和新一轮大发展突破期的产业发展潜力,以及通过扩大内需、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寻求增长的策略。
乙巳新春系列评论之二:广州新春第一会勾勒产业发展新蓝图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在乙巳新春之际,广州“新春第一会”擘画了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向全市发出奋力建设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现代化新广州的号召。这一会议不仅彰显了广州在新的一年里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为广州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优势再造和新一轮大发展的突破期。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以及“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广州凭借其厚实的产业基底、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多元的消费场景,展现出勃勃生机。面对未来,广州需进一步挖掘新的增长点,为新一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赢得战略主动。
广州要向扩大内需寻求增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新增长点的培育已初具规模。广州拥有超过360万经营主体和2400万常住人口,年快递业务量超过140亿件,这一超大规模的市场为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广以及新模式落地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应高标准建设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高质量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充分释放内需的巨大增长潜力。
同时,广州还需向转型升级寻求增长。转型是寻找和锁定新增长点的关键过程,也是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广州产业基础雄厚,拥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传统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在“两业融合”和“两化转型”方面拥有巨大发展空间。顺应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塑造绿色化、智能化的新优势,将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茁壮成长。
此外,广州还要向改革创新寻求增长。如果说坚实的产业基础奠定了广州经济的厚实基本盘,那么持续点燃的改革创新引擎则为广州经济的“量增质升”提供了强大动力。广州谋划实施了660项改革举措,创新指数不断攀升,发展活力四溢。回顾改革历程,我们更加坚信,增强改革的“牵引力”,加大创新的“驱动力”,使改革创新和持续增长相互促进,将为广州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
“良始,增气益于终也”。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让我们加压奋进、争先有为,紧紧抓住激发增长潜力的着力点,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蓄势蓄能后的崭新飞跃!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