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展望了2025年1月金融数据,专家预测信贷市场有望实现开门红,金融总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也将继续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本报记者 彭扬

  随着2025年2月的来临,市场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多位经济专家预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信贷市场有望迎来开门红,为全年经济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市场将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金融总量的合理增长,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信贷市场迎开门红

  据专家分析,2025年1月信贷市场有望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信贷规模预计环比大幅上升,尽管同比可能略有减少,但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以及房地产政策的持续优化,两者共同支撑了信贷需求的增长。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1月底一个月期银行票据转贴现利率超过2%,这反映出当月信贷投放情况良好。在“早投放早受益”的经营理念驱动下,银行倾向于在年初加大放贷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呈现“4321”的分布特征。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进一步预测,1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达到4.5万亿元至5万亿元,接近2024年初的历史高位水平,单月信贷新增规模有望跻身历史前三。新增信贷主要投向基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贷款等对公贷款领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力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预期向好

  结合对新增信贷规模的预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预计为6.4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明显提速,预计1月政府债融资规模将同比多增,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

  M1统计口径调整增强与经济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自今年1月起开始按修订后的口径统计M1。修订后的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增强,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专家预计,新口径下的M1同比增速走势将更加平稳。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将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1后,春节效应下对公与零售之间的资金流动对M1的影响将消除,从而降低M1的波动性。廖志明预计,1月新口径下的M1将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2%,远高于旧口径下的-5.7%。

  M2同比增速料保持平稳

  对于M2同比增速,业内普遍认为将保持相对平稳。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以及比较基数的持续下降和春节效应等因素,将对M2同比增速提供一定的支撑。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助力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已将“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列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金融总量的稳定增长将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将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共同支持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合理增长。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日前表示,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强调,要更好平衡经济运行中的短期和长期因素,既要加大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及更好发挥货币宽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从而提振消费、稳定预期;也要通过科技创新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